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或者感觉牙齿有点松动,却不太在意。其实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,主要影响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,包括牙龈和牙槽骨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它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,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。
早期牙周病可能只是牙龈红肿、刷牙时容易出血,很多人误以为是“上火”。但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持续的口臭、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,甚牙齿移位或松动。有些人还会发现牙齿和牙龈之间形成较深的缝隙,也就是牙周袋,这里容易藏污纳垢,加重感染。
牙周病的主要成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。口腔清洁不到位,细菌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堆积,久而久之形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引发炎症。除此之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激素变化(如孕期)、遗传因素和某些药物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预防牙周病,关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,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。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及早发现并处理问题。戒烟、控制血糖、均衡饮食也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。
如果怀疑自己有牙周病,应尽快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。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、探诊和X光片评估病情程度。治疗通常包括洁牙、刮治、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,者可能需接受牙周手术。只要积极配合治疗,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。
不行。牙周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,忽略不治只会让情况恶化。除了导致牙齿脱落,研究还发现牙周病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呼吸道感染等全身性疾病有关联。维护牙周健康,不仅是为了牙齿,更是为了整体身体状况。
牙周病虽然常见,但可防可治。关键在于提高意识、日常清洁到位、定期检查。如果已经出现相关症状,不要拖延,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才是明智之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