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孩子看牙是不少家长的烦恼经历。前几天有位家长提到,孩子喊牙疼,去附近诊所检查后,医生说蛀牙太深必须做根管治疗。当时没多想就同意了,可回家查资料才发现,孩子做根管治疗原来有这么多讲究,有些情况其实可以不用做。今天就来根管治疗的那些事,尤其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几个关键点。

当孩子的牙齿出现重度蛀牙,或者因为摔倒、磕碰导致牙外伤,感染到牙髓时,通常就需要做根管治疗。牙髓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牙神经”,一旦发炎,孩子往往会疼得,吃不好也睡不香。如果遇到孩子反复牙疼、对冷热食物特别敏感,或者牙龈肿起小包,建议尽快带去正规口腔机构检查,不要拖到感染加重。
很多家长觉得,乳牙反正会换,坏了不如直接拔掉。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。虽然拔牙简单省事,但乳牙过早缺失,旁边的牙齿会挤占空隙,导致将来恒牙没地方长,排列不齐,甚影响孩子的咀嚼和面部发育。所以,在能够保留的情况下,医生通常会建议尽量治疗,而不是一拔了事。
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适合做根管治疗。有些情况,做了反而可能带来问题。下面这几点,不少家长可能没听医生详细说过:
,如果乳牙的炎症非常,或者孩子已经快到换牙期,那么拔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
第二,有些孩子牙齿的牙根还没发育完整,根尖孔没闭合,这类情况不适合直接做传统根管治疗,一般需要先做根尖诱导成形,帮助牙根继续长好。
第三,年龄太小的孩子,如果配合度差,有时需要先做临时填充,等大一些再考虑进一步修复。
第四,如果是刚萌出的恒牙,只是轻微伤到牙髓,并没有感染到牙根,这种情况也可以尝试活髓保存治疗,不一定非要做根管。
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家长,孩子的情况其实属于轻微损伤,却被安排了根管治疗。这也提醒我们,遇到孩子看牙,尽量选择正规、有资质的口腔机构,多和医生沟通,了解有没有更适合孩子现状的治疗方式。不要因为图省事或价格便宜,就匆忙做决定。
孩子牙齿健康是很多家长关心的话题,根管治疗虽然是常见治疗方式,但并不是选择。在孩子牙齿问题的处理上,早预防、早检查、早干预永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。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,吃嘛嘛香,笑容灿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