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醒、吃饭时突然疼到冒冷汗……相信经历过牙痛的人都知道这种折磨。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。今天我们就来牙痛的原因和在家就能操作的缓解方法,帮你度过疼痛期——但记住,这些方法只能暂时缓解,及时就医才是根本解决之道。
牙痛多数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常见的原因是龋齿蛀到牙神经,冷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神经就会引发剧痛;牙龈发炎时也可能伴随持续性胀痛;还有人智齿生长位置不正,反复摩擦周围组织造成疼痛。熬夜、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时,这些症状往往会突然加重。
1. 盐水漱口:一杯温水加半勺食盐,含漱30秒后吐出。盐水能减轻牙龈肿胀,对饭后食物残渣刺激引发的疼痛特别有效。
2. 冷敷脸颊: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疼痛侧脸颊,每次10分钟。低温能收缩血管,减轻神经感,适合外伤或智齿发炎的情况。
3. 按压合谷穴: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位置,用另一只手拇指用力按压1-2分钟,能暂时阻断痛感神经传导。
4. 药物缓解:布洛芬这类非甾体药可以短期使用,但胃病患者需谨慎。切勿直接将止痛药片贴在牙龈上,可能造成化学灼伤。
5. 丁香油应急:药房可购的丁香油棉球,轻轻咬在患处15分钟,其中的丁香酚有天然麻醉作用,适合临时止疼。
6. 避免刺激:暂停食用过冷、过热、酸甜食物,用另一侧咀嚼,减少对患牙的物理刺激。
7. 保持口腔清洁: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周围,防止食物残渣加重感染,但避免用力漱口。
当出现面部肿胀、发热、疼痛放射到耳朵或太阳穴、牙齿明显松动时,说明可能已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脓肿。孕妇、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更不宜自行用药,建议24小时内就诊。夜间剧痛可到综合医院急诊科先做应急处理。
现代牙科对不同类型的牙痛有针对性解决方案。浅龋可通过补牙修复;伤及牙髓的需要根管治疗;阻生智齿可能需要微创拔除。现在很多机构配备麻醉仪,治疗过程并不可怕。关键是早干预,越早治疗越能保留天然牙齿。
预防牙痛其实很简单:每天刷牙2次+使用牙线,每年洗牙1-2次清理牙结石。注意!刷牙时牙龈出血就是炎症信号,不要因害怕出血而不敢清洁。控制糖分摄入,少用牙齿开瓶盖等硬物,这些小习惯都能让牙齿多服役几十年。
后提醒大家:网络传的含白酒、嚼花椒等偏方可能刺激伤口,牙膏敷牙更是无用功,科学应对才能避免延误病情。如果你正在经历牙痛,现在就用手机预约近的牙科门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