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大妈上周啃骨头时突然疼得直咧嘴,原来后槽牙缺了一块。像这样需要补牙的情况太常见了,但很多人拖着不去,结果小洞变成大洞。今天咱们就补牙那些事,帮你弄明白该花多少钱、选什么材料合适。
门诊里常有人问:"同样补牙,为什么有的一百多,有的要上千?"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:蛀牙程度和补牙材料。浅层龋齿补起来简单,如果已经伤到牙神经,就得先做根管治疗再补,价格自然翻倍。目前常见的树脂材料,单颗价格在200-600元之间,而高端点的纳米树脂能到800-1500元。
建议发现黑线或小洞就及时处理,这时候补牙省钱。等疼得睡不着觉再去,治疗费可能要多花3-5倍。有个患者就是舍不得300块补牙,拖到要做5000块的牙冠,这笔账怎么算都亏。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各有利弊:
玻璃:价格亲民(约150-300元),适合儿童乳牙,但美观度稍差
复合树脂:性价比之选(200-500元),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
纳米树脂:更耐磨耐用(500-1200元),后牙咀嚼区
嵌体修复:定制化程度高(1500-3000元),适合大面积缺损
金属材料:现在用得少了,主要是美观问题
次补牙的人难免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比洗牙还轻松。医生会先检查蛀牙范围,用小工具清理腐质。现在都有技术,酸胀感比十年前减轻很多。清理干净后涂粘接剂,像捏橡皮泥似的把材料填进去,后用特殊灯光照20秒就硬化了。全程20-40分钟,结束后就能正常吃饭。
要注意的是,刚补完2小时内别吃硬物,有些患者会感觉轻微异物感,3天左右就能适应。如果一周后还酸疼,要及时复查。
误区一:"不疼不用补"——等牙疼说明蛀到牙神经了
误区二:"材料越贵越好"——前牙选美观的,后牙选结实的
误区三:"补完就一劳永逸"——平均5-8年需要更换
误区四:"黑线不用管"——可能是隐蔽性蛀牙的开始
想让补牙材料多用几年?记住这三招:用含氟牙膏强化边缘、避免咬瓶盖等硬物、每半年检查一次。特别要提醒用电动牙刷的朋友,别太用力刷补牙位置,高频震动可能影响材料粘接。
现在很多牙科机构都有付款,大学生还能凭学生证。与其纠结价格,不如早点把牙补好。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