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疼起来真要命,尤其是那种钻心的痛,很多人反应就是“吃止痛药”。但止痛药只是暂时的,真正的问题是藏在牙齿深处的牙体或牙髓病变。今天我们就来牙体牙髓病的治疗,帮你搞清楚: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?治疗到底痛不痛?怎样才能保住你的天然牙?
简单来说,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,而牙髓是牙齿内部的“活组织”,包含血管和神经。当蛀牙发展到一定程度,细菌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剧烈疼痛,甚导致根尖周炎、脓肿等更的问题。
很多人以为“牙疼不是病”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比如:
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不是“一刀切”,医生会根据病变程度制定方案:
1. 补牙(充填治疗)
适用于蛀牙未伤及牙髓的情况。医生会清除腐坏部分,用树脂或玻璃材料填补,全程基本。
2. 根管治疗
如果细菌已经感染牙髓,就需要清除坏死的牙髓,消毒根管,后封闭填充。很多人听到“抽神经”就害怕,其实现在的麻醉技术能让治疗过程几乎无感。
3. 嵌体/全冠修复
对于缺损的牙齿,单纯补牙容易脱落,医生可能会建议做嵌体(部分覆盖)或全冠(完全包裹)保护剩余牙体。
Q1:根管治疗会不会很痛?
治疗前会打麻药,过程中基本。少数人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,一般2-3天缓解。
Q2:治疗要跑几次医院?
简单补牙1次就能完成,根管治疗通常需要2-3次,具体看牙齿感染程度。
Q3:治疗后牙齿能用多久?
成功治疗的牙齿和天然牙寿命相近,但避免咬硬物(如螃蟹壳、坚果壳)。
Q4:必须做牙冠吗?
后牙做完根管治疗建议做冠,因为失去牙髓的牙齿会变脆,容易劈裂。
Q5:能刷吗?
补牙、根管治疗等基础项目通常可报销,修复类项目(如全冠)可能需自费。
Q6:治疗失败怎么办?
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根尖手术或拔牙,但规范操作的根管治疗在90%以上。
再好的治疗也不如不得病,记住这5点:
牙体牙髓治疗需要设备和经验,建议选择:
后提醒:牙齿问题不会自愈,越早治疗越省时省钱。下次牙疼别光顾着忍,及时检查才是正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