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中老年朋友常问:"牙齿掉了几颗,不想做种植牙,还有什么办法能正常吃饭?"答案之一就是义齿。作为口腔修复的常见方式,义齿因其性价比高、适用性强等特点,成为不少人的选择。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种修复方式。
义齿,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自行摘戴的假牙。它通过金属卡环或塑料基托固定在口腔内,利用剩余天然牙和牙槽骨作支撑,帮助咀嚼功能。主要适用于多颗牙齿缺失的情况,尤其是半口或全口缺牙患者。
与固定桥或种植牙不同,义齿不需要磨削邻牙,对口腔组织的损伤较小。每天可以取下清洁,维护相对方便。但需要1-2个月的适应期,初期可能影响发音和咀嚼效率。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义齿主要分为三类:
类是胶托义齿。基托由粉红色树脂材料制成,价格为经济实惠,适合预算有限的患者。但舒适度和耐用性相对较差。
第二类是钢托义齿。金属基托更薄更小巧,佩戴舒适度明显提升,散热性也好于塑料基托。不过金属可能影响美观,对金属过敏者需谨慎选择。
第三类是弹性义齿。采用特殊弹性树脂材料,没有金属卡环,美观性较好。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变形变色,更适合作为临时修复体。
选择任何修复方式都要权衡利弊,义齿也不例外。
优势方面:价格相对低廉,一般单颌义齿价格在2000-6000元不等;适应症广泛,几乎各种缺牙情况都能使用;治疗周期短,通常2-4周即可完成;不损伤邻牙,可随时调整或更换。
不足之处:初期可能影响发音和味觉;需要较长时间适应;咀嚼效率约为天然牙的30%-50%;需要定期维护,使用寿命约3-5年;体积较大可能产生异物感。
正确的护理方式直接影响义齿的使用寿命:
每天饭后都要取出清洗,避免食物残渣堆积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中性清洁剂,不要使用牙膏以免磨损表面。夜间好将义齿浸泡在清水中,防止变形。
每半年一年需要到医院调整一次。随着牙槽骨吸收,义齿可能出现松动,需要及时加衬或更换。发现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就诊,不要自行调整。
以下几类人群特别适合选择义齿:
多颗牙齿缺失,尤其是后牙区连续缺失的患者;牙槽骨条件不理想,无法进行种植修复的中老年人;有系统性疾病,不能耐受种植手术者;需要临时过渡修复的缺牙患者。
但要注意,牙周病未控制、口腔黏膜病患者,以及不能配合摘戴护理的特殊人群,可能需要先解决基础问题再考虑修复。
正规的义齿修复需要以下步骤:
首行的口腔检查,包括剩余牙状况评估、牙槽骨检查等。然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取模。有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2-3次取模。接下来是试戴蜡型,确认咬合关系。后是正式佩戴和调试。
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-4次复诊,每次间隔1-2周。在正式佩戴后,可能需要2-3次微调才能达到佳舒适度。
义齿的价格差异主要来自:
材料成本:普通树脂基托义齿约2000-4000元,金属基托约4000-6000元,精密附着体义齿可能上万元。
修复难度:剩余牙状况、咬合关系复杂度都会影响价格。有些需要先治疗基础疾病或拔除残根,会增加额外费用。
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获取详细报价,警惕过格的陷阱。质量不过关的义齿可能损伤口腔组织,终花费更多。
义齿作为传统的修复方式,虽然不如种植牙那么舒适,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是的选择。关键是要在医生指导下,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,并做好日常护理。
每个人的口腔状况不同,没有好的修复方式,只有适合的方案。建议带上近期口腔检查资料,到正规口腔机构修复医生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