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或者总觉得牙齿有些松动,但总想着“忍忍就过去了”。其实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信号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治疗那些事,告诉你为什么它值得重视,以及如何科学应对。

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简单说就是牙龈和牙槽骨“生病了”。早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,但如果不干预,会发展成牙齿松动甚脱落。据统计,35岁以上成年人中,超过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晃动才想到就医。
为什么容易忽视?因为牙周病进展慢,疼痛感不明显。就像温水煮青蛙,等察觉到问题时往往已经需要复杂治疗了。所以当发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检查: - 刷牙或吃硬物时牙龈出血 - 牙龈颜色变深红、肿胀 - 口腔异味长期存在 - 牙齿看起来“变长”(其实是牙龈萎缩)

的牙周治疗通常分三步走:
步:基础治疗(1-2次完成) 医生会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龈上下的牙结石和菌斑,抛光牙面,同时指导正确刷牙方法。很多人做完这一步,出血问题就会明显改善。
第二步:药物辅助(视情况而定) 对于炎症较重的情况,可能会局部使用抗菌凝胶,或配合漱口水。但注意!药物只是辅助,清洁才是根本。
第三步:维护治疗(长期坚持) 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定期清洁防止复发。就像汽车需要保养,牙齿健康也需要长期维护。

Q:洗牙和牙周治疗是一回事吗? A:不完全相同。常规洗牙主要清洁牙龈以上部分,而牙周治疗需要处理牙龈下方的结石和病变组织。
Q:治疗会痛吗? A:现在多数机构会表面麻醉,操作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比起牙周病后期的痛苦,早期治疗的舒适度高很多。
Q:治疗后牙齿会敏感吗? A:可能有短暂敏感,一般1-2周会缓解。使用感牙膏能加速。
Q:价格差距为什么这么大? A:根据病情轻重,治疗范围和所用设备不同。建议选择正规机构,避免为牺牲治疗。
Q:能吗? A: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,但需要患者配合日常清洁和定期复查。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健康也是持久战。

1. 选对工具:软毛牙刷+牙线是标配,冲牙器能辅助清洁牙缝。 2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轻柔震颤,每天少刷两次。 3. 定期检查:即使没症状,每年也应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体检一样重要。
后提醒:网传的“牙龈”“偏方”等方法有限,发现问题还是应该寻求帮助。牙齿是我们一生的重要伙伴,早关注早治疗,才能避免“老掉牙”的尴尬。
(注:本文仅为健康科普,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