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刷牙时,你是否发现牙龈动不动就出血?或是总觉得牙齿开始松动、吃东西使不上劲?这些看似小问题背后,可能隐藏着一个沉默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。作为口腔常见病中危害性仅次于龋齿的疾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%以上,但真正重视并规范治疗的人却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隐患。
牙周病的发生往往悄无声息。初可能只是刷牙时牙龈出血,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或"刷牙太用力"。其实这是牙龈发炎的早期信号,医学上称为牙龈炎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牙槽骨,形成牙周袋,变成更难治疗的牙周炎。
导致牙周病的罪魁祸首是牙菌斑。这些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群落,会释放刺激牙龈。再加上吸烟、内分泌变化、遗传因素等影响,终导致支持牙齿的组织被慢慢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,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。
1. 牙龈出血: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容易出血,这是早期的警示信号。
2. 牙龈红肿: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紧贴牙面,发炎的牙龈会变得暗红、肿胀。
3. 口臭加重:牙周袋内的细菌会产生特殊气味,导致持续性口臭。
4. 牙齿松动:随着牙槽骨吸收,牙齿会出现移位、松动甚脱落。
如果发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就诊。越早干预,治疗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
牙周治疗是个系统工程,通常需要分阶段进行:
基础治疗阶段:包括洗牙(称为洁治)和刮治,清除牙结石和菌斑。这个阶段可能需要2-4次就诊。
手术治疗阶段:对于中重度牙周炎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术、引导组织再生术等,目的是消除牙周袋,促进组织修复。
维护治疗阶段:治疗后的定期复查和维护关重要,一般每3-6个月需要复诊一次,进行清洁和检查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医患长期配合。患者的日常护理同样重要,否则很容易复发。
1. 正确刷牙:每天少两次,使用巴氏刷牙法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
2. 使用牙线: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线能清除牙缝中的菌斑。
3. 定期洗牙:建议每6-12个月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洁治。
4. 戒烟限酒:吸烟会显著增加牙周病风险,并影响治疗。
5. 均衡饮食:适量补充维生素C,少吃粘性甜食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对待牙周病,既不能掉以轻心,也不必过度恐慌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,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发现问题及时就医。记住,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