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不了硬东西、说话漏风、笑容不敢露齿……牙齿缺损带来的困扰,很多人正在经历。口腔修复作为牙科常见治疗手段,能有效牙齿功能和美观,但面对烤瓷牙、种植牙等多种方式,究竟该怎么选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把常见的修复方式讲清楚。
很多患者觉得"少颗大牙不影响吃饭就不用管",这是典型误区。缺失牙会导致邻牙倾斜移位,对咬牙伸长,就像多米诺骨牌,1颗牙缺失可能引发全口咬合紊乱。临床数据显示,缺牙3年以上未修复者,邻牙移位发生率高达68%。特别是后牙缺失,会迫使前牙承担过多咀嚼力,加速前牙松动。
1. 假牙:价格亲民,适合多颗牙缺失。但戴着有明显异物感,吃饭容易晃动,需要每天取下清洁。基托可能摩擦牙龈,长期使用会导致牙槽骨吸收。
2. 烤瓷桥:需磨小邻牙做支撑,美观度较好。缺点是健康牙体被磨损不可逆,使用5-8年后可能出现继发龋。适合缺牙数量少且邻牙坚固的情况。
3. 全瓷牙:比金属烤瓷更自然通透,不会出现牙龈黑线。强度稍逊于金属烤瓷,不适合后牙区大跨度修复。现在二氧化锆全瓷牙抗折性已大幅提升。
4. 种植牙: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,不伤邻牙,能防止骨流失。但治疗周期较长(3-6个月),对骨量和全身健康有要求。糖尿病未控制、牙周病患者需谨慎。
5. 吸附性义齿:适合半口或全口无牙患者,依靠口腔负压固定,比传统假牙稳固。但需要定期更换软衬垫,维护成本较高。
先做检查!包括CBCT看骨量、牙周状况评估、咬合关系分析。就像盖房子前要打地基,骨量不足的需先植骨,有牙周炎的得先控制炎症。经济预算也很关键,种植单颗费用在6000-20000元不等,烤瓷桥价格约为种植牙的1/3。
再好的修复体也要正确维护。种植牙要用牙线清洁基台,烤瓷牙要避免咬硬壳类食物。所有修复体都建议每年做1次检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临床统计显示,规范护理的种植牙10年存活率可达95%以上,而疏于维护的可能5年就出问题。
修复体松动、牙龈红肿出血、突然出现咬合不适,都可能是修复失败的前兆。特别是种植牙周围发炎,早期干预能避免骨吸收。记住:及时处理小问题,才能避免大麻烦。
口腔修复不是简单的"补个牙",需要综合考虑功能重建、美学和长期预后。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,由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毕竟牙齿要用几十年,值得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