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有个老顾客发消息问我:"洗完牙缝变大了,牙齿还酸软,是不是被医生坑了?"看完我就知道,这八成是没搞清楚洗牙到底怎么回事。今天就跟大家洗牙那些事儿——30岁才次洗牙的我,现在每半年洗一次,牙医都说我牙周状况比很多年轻人还好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跟美白牙齿是一回事,其实完全两码事。洗牙学名叫"龈上洁治",相当于给牙齿做大扫除。咱们每天刷牙再认真,总有30%的角落刷不到位,时间长了就形成牙结石。这玩意儿像水泥一样糊在牙齿上,只有器械能清理干净。
我见过夸张的,有个40岁的老板十年没洗过牙,结石把牙齿包得像小土堆,牙龈萎缩得能塞进米粒。后来花了两万多种植牙,你说亏不亏?
误区一:洗牙会磨损牙釉质
现在正规机构都用超声波洁牙机,工作原理是靠高频震动震碎结石,喷头根本不接触牙面。那些说"洗完牙变薄"的,要么遇到不正规机构用传统刮治器,要么本来就是牙齿敏感。
误区二:牙缝变大是洗坏的
这真是天大冤枉!牙缝本来就是被结石填满的,洗掉后当然显缝。就像抽掉积木塔里的木条,塔肯定会晃,但能说抽木条是错的吗?
误区三:洗牙越勤快越好
普通人每年1-2次足够,牙周炎患者遵医嘱。我见过有人每个月都洗,结果牙龈反复受刺激反而萎缩了。这就跟擦桌子似的,天天用钢丝球刷,再好的桌面也得花。
1. 看消毒包装
正规机构所有器械都是灭菌包装,当着你的面拆封。如果看到医生从抽屉里直接掏器械,赶紧走人。
2. 问清楚包含项目
99元洗牙可能只做简单清洁,抛光、上药都要另收费。好选包含抛光项目的,不然牙面粗糙更容易沉积色素。
3. 医生比设备更重要
再贵的机器也要人操作。好的医生会根据你的牙结石分布调整力度,我遇过新手医生拿着机器满口乱戳,牙龈都戳出血了。
刚洗完牙那两天确实有点难受,分享我的私人护理方案:
• 当天用35℃温水刷牙,禁用牙线
• 超市买瓶含氟漱口水(别选薄荷太刺激的)
• 酸软的话,把牙膏换成舒适达修复型
• 吃货们忍住!48小时内别碰火锅冰淇淋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洗牙就像汽车保养,短期看是花钱,长远看是省钱。我表哥就是舍不得洗牙的280块,去年做根管治疗花了8000多。这笔账,大家自己算算就明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