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齿晃动得,或是智齿发炎疼到睡不着——当你意识到需要拔牙时,心里难免打鼓。作为经历过上万例拔牙手术的医美从业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拔牙没想象中可怕,但有些关键信息你必须提前掌握。
不是所有坏牙都得拔。如果蛀牙能通过补牙或根管治疗挽救,医生绝不会建议拔除。但遇到这三种情况,拔牙可能是佳选择:一是智齿横长顶坏邻牙,二是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三度(手指轻碰就晃动),三是多生牙影响正常咬合。上周有位25岁白领就因为强行保留发炎智齿,终引发颌面部蜂窝组织炎,多挨了两周输液。
很多人害怕拔牙是源于未知。其实标准流程很简单:先拍片定位→局部麻醉(打麻药时像被蚂蚁叮)→器械松动牙齿→轻柔拔出。全程耗时的是等麻药生效,真正操作往往5-10分钟。特别提醒:现在正规机构已淘汰"锤子敲击"的野蛮操作,改用微创拔牙器械,创口能缩小40%。
挑对时间很重要。建议把拔牙安排在上午,这时血压较稳定且医生状态佳。术前一定要吃饱(但别吃辛辣刺激食物),因为术后2小时不能进食。容易紧张的人可以提前准备降噪耳机,其实器械声音比电钻小得多。关键的是一定要告知医生你的真实病史,比如高血压患者需提前用药控制。
咬紧棉球40分钟不是越久越好,超时反而影响凝血。当天别漱口吐口水,有个简单方法:吞咽时想象自己在吃布丁。冰敷要"敷15分钟停15分钟",持续冰敷可能冻伤面部神经。推荐备好婴儿米糊、常温酸奶等软食,切记用没拔牙的一侧咀嚼。如果三天后突然剧烈疼痛,可能是干槽症前兆,要立即复诊。
孕妇尽量避开孕初期和孕晚期;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控制在8.8mmol/L以下;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停药5-7天;有心脏瓣膜病史的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。其实现在很多禁忌症都能通过医疗手段规避,关键是要选择配备心电监护设备的正规机构。
后说个冷知识:人类的牙齿就像指纹一样。与其硬扛着疼痛,不如在医生帮助下给问题牙齿一个体面的"退休仪式"。记住,拔牙不是终点,三个月后记得来复查种植牙或镶牙方案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