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洗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怕疼”、“浪费钱”甚“没必要”。但实际上,定期洗牙是口腔健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,帮你打消顾虑,更地了解洗牙是怎么一回事。
洗牙,上称为“龈上洁治”,指的是用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和色素沉积,从而达到清洁牙齿、预防口腔疾病的目的。不少人误以为洗牙只是美白牙齿,其实它的核心作用在于预防牙周病和龋齿,维护牙龈健康。
即使我们每天认真刷牙,也难免会有清洁不到的死角,尤其是牙缝和牙龈边缘。这些地方慢慢积累的牙菌斑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,而牙结石不仅会引发口臭、牙龈出血,还是牙周炎的主要诱因。定期洗牙可以有效清除这些“隐藏威胁”,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。
一次标准的洗牙通常包括口腔检查、超声波洁牙、喷砂抛光等环节。医生会先用器械震碎大块牙结石,再细致地清洁每颗牙齿的各个面,后进行抛光使牙面光滑、不易再次附着脏东西。整个过程一般在30-60分钟左右,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明显疼痛,仅个别敏感区域可能略有酸胀感。
很多人担心洗牙会磨损牙釉质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洗牙器械的工作原理是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而非直接切削牙齿,牙釉质硬度远大于器械接触材料,规范操作下是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的。洗牙后可能暂时有冷热敏感或牙龈出血,这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一两天内就会缓解。
如果你平时容易牙龈出血、口腔常有异味、长期吸烟喝茶或咖啡、正在接受正畸治疗,又或者已经出现牙结石堆积,都建议定期安排洗牙。一般成年人每半年一年洗一次牙是比较合理的频率,具体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。
洗牙后的24小时内,建议避免进食过冷、过热、颜色较深的食物,如咖啡、酱油、红酒等,以免引起敏感或色素沉积。同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刷牙和使用牙线的习惯,这样才能让洗牙的维持更长时间。
洗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,更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方式。千万别等到牙痛了、牙龈肿了才想起看牙医。定期洗牙、做好日常清洁,才是对牙齿真正负的态度。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洗过牙,不妨抽个时间去做一次的口腔检查和清洁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或预约检查,欢迎通过渠道客服人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