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牙体牙髓病,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,但一说“牙疼”“蛀牙深了要做根管”,你可能就明白了。牙体牙髓病,其实就是牙齿硬组织疾病以及牙髓内部组织感染的总称,常见如蛀牙加深引发的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。
很多人牙齿一开始只是小洞,拖着不补,结果细菌越来越深,伤到牙髓,疼得睡不着,这时就不得不做牙体牙髓治疗了。
牙体牙髓治疗并不单指某一种做法,它是一系列治疗的统称,主要包括:
补牙:如果蛀牙还不深,没伤到牙髓,一般清理干净后直接用树脂等材料填充即可,过程简单,一次就能完成。
根管治疗:如果细菌感染已经进入牙髓,引起发炎甚坏死,就需要做根管治疗。医生会清除感染的牙髓,消毒后再严密填充,后套上牙冠保护起来。
根尖手术:少数患者根管治疗后牙齿根尖再次出现问题,可能需要做一个小型手术切除受感染的根尖区域。
嵌体或高嵌体修复:对于缺损较大但不于做冠的牙齿,可用嵌体(镶嵌在洞内)或高嵌体(覆盖牙尖)进行修复。
这是大家关心的一点。“做根管是不是特别疼?”其实现在牙科治疗已经非常注重舒适度。治疗前一般会打局部麻醉,过程中并不会感到疼痛。治疗后麻药退了可能会有一些不适,但通常一两天内就会缓解,医生也会视情况建议服用止痛药。
真正“疼”的其实是牙髓发炎却不治疗,反复发作的牙疼那才折磨人。
简单补牙一次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。如果是根管治疗,通常需要就诊2-3次,每次间隔一周左右,因为要留时间让药物充分起效、控制炎症。复杂一些的病例,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
治疗后医生一般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,确认没有问题再终修复(比如做牙冠),所以从开始到结束,整个周期可能在几周内完成。
牙体牙髓治疗属于常规项目,多数口腔门诊都能开展,但治疗的细致程度和却可能差别。大家可以关注这几点:
首先一定要选有正规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,无论是还是私立,合规是底线。
其次可以留意一下设备。现在很多机构引入数字化设备,比如口内扫描仪、显微镜等,能让医生看得更清,操作更,尤其根管治疗特别需要细节处理。
医生经验当然也很重要,的医生处理过各种复杂情况,判断更。
治疗只是解决了当前问题,后续维护更要靠自己:
遵照医嘱,按时复诊,尤其是根管治疗后做牙冠这一步,千万不要拖延,否则牙齿容易裂开。
治疗完的牙齿也要认真刷,并用牙线清洁,避免再次蛀牙或牙周发炎。
少吃太硬太黏的食物,减少对修复后牙齿的负担。
定期半年到一年洗牙和检查一次,让医生帮你评估牙齿状态。
如果你还有其它关于牙齿治疗方面的疑问,也可以进一步牙科医生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