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鄂州中山口腔医院,有一位被患者称为"细节控"的牙齿矫正医生——葛丽娟。从事口腔诊疗工作10余年,她从初出茅庐的口腔医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执业医师,尤其在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正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葛丽娟医生的职业生涯起步于2013年,彼时刚毕业的她选择扎根临床一线。"每天接诊大量病例,从基础的补牙、拔牙做起,慢慢发现矫正治疗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笑容和自信。"谈起职业转折点,她特别提到2016年参加的一次正畸学术会议,"看到国内外展示的矫正,让我下定决心专攻这个方向"。
此后她多次赴武汉、上海等地进修,系统学习了当代主流矫正技术。在鄂州中山口腔医院成立正畸专科后,葛丽娟开始主攻青少年早期干预矫正,成为医院首批获得隐形矫正认证的医师之一。
走进葛丽娟医生的诊室,墙上贴满了解说牙齿发育的卡通图表。"很多家长以为12岁才能做矫正,其实7-10岁乳恒牙交替期就能发现颌骨发育问题。"她常用的"下颌前导"技术,就是通过功能性矫治器引导骨骼正常生长,避免后期拔牙矫正。
在美学修复方面,她推崇微创理念:"前牙修复不是越白越好,要考虑牙龈曲线、笑线弧度等20多项参数。"去年完成的1例四环素牙全瓷修复,通过3D数字化设计实现了自然过渡的色泽层次,成为医院的教学。
"葛医生总会画图解释""听完就明白孩子牙齿怎么了"——这是患者评价里常见的内容。面对焦虑的家长,她会用"楼房地基"比喻颌骨发育,用"排队列兵"形容牙齿排列。有位初中生患者说:"医生姐姐说我的虎牙像小虎牙队守门员,现在矫正完变成整齐的足球队啦!"
这种沟通方式背后是她的服务哲学:"医疗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。患者理解治疗原理,才能更好配合。"为此她专门整理了《青少年正畸50问》手册,用插画形式解答常见疑问。
工作之余,葛丽娟定期参与校际口腔健康宣讲。去年在鄂州实验小学开展的"爱牙小卫士"中,她设计了一套牙齿保健操,通过趣味教学让孩子们掌握巴氏刷牙法。"看到孩子们争当护牙小标兵,比收到锦旗还有成就感。"
随着数字化正畸技术的发展,葛丽娟近期正在研究AI辅助诊断在早期矫正中的应用。"技术是工具,医者的判断永远核心。"这句话或许诠释了她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——在追求与人文关怀之间,始终保持着精进的平衡。
在鄂州中山口腔医院二楼的正畸诊室,葛丽娟医生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。但每位推门进来的患者,依然会看到那个熟悉的微笑:"别紧张,我们先牙齿的故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