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贝德尔口腔诊所,有这样一位医生:他每天接诊时总会多花5分钟教患者正确使用牙线,会在方案设计稿上用红笔标注三处备选方案,还会在患者术后复查时准备一份手写的护理注意事项。他就是从业28年的口腔医师张志勇,一个把"精细"刻进职业习惯的牙科医生。
1991年从吉林毕业后,张志勇在吉林森林工业集团职工医院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。那个年代的口腔治疗还在用着脚踏式牙钻,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格外重视治疗过程的舒适性。如今在北京贝德尔口腔诊所,他带领的团队引入了麻醉系统,很多怕疼的顾客都说:"张医生打麻药就像被蚊子叮一下"。
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的进修经历,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——既保持东北医生特有的爽朗直接,又能细致地考虑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。曾有位演员顾客需要在前牙区种植,他特意调整了常规的种植角度,为后续贴面修复预留出更理想的空间。
口腔修复:张医生擅长用全瓷冠重塑牙齿形态,他柜子里收藏着十几种不同品牌的比色板,能匹配北京人特有的牙釉质色调。有位跨国企业高管曾带着摔裂的门牙紧急求助,他仅用3小时就完成了从临时冠到修复的全流程。
无托槽隐形正畸:对于都市白领热衷的隐形矫正,他有套"三维评估法"——不仅看牙齿排列,还会评估颞下颌关节状况和唇肌发力习惯。这种整体考量让矫正后的咬合更稳定,避免出现"整齐但用不上力"的情况。
口腔种植:在种植牙领域,他坚持"骨量评估-术前设计-手术导板"的标准流程。有糖尿病患者担心种植失败,他通过严格控制术前血糖指标和改良手术方案,终实现了成功的骨结合。
虽然临床,张志勇仍然保持着每年参加会议的习惯。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摊开着新一期的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》,书页边密密麻麻写满批注。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,让他能把新技术与本土化需求相结合。
在贝德尔口腔的诊室里,墙面上挂着张医生手绘的牙齿解剖图,工具台上整齐排列着经过改良的临床器械。这里没有夸张的宣传海报,只有实实在在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沉淀。对于想找靠谱牙医的北京市民来说,这份与朴实的结合,或许正是难得的品质。
(本文所述医生资质信息均可在卫健委官网查询,执业医师编号:12022011200008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