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在敲警钟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3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牙周问题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性。
阶段:牙龈炎 牙龈边缘红肿、刷牙出血是早警报。这时细菌仅附着在牙龈边缘,及时洁牙配合正确刷牙,炎症可。
第二阶段:牙周袋形成 细菌向牙根方向侵袭,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"口袋",口臭加重,牙龈萎缩导致牙齿看起来变长。
第三阶段:牙齿松动 支撑牙齿的牙槽骨被,牙齿开始移位甚脱落。此时治疗只能控制恶化,已的组织不可逆。
1. 吸烟者患病风险高出3-6倍,尼古丁会掩盖出血症状;
2. 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;
3.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,牙周感染更难控制;
4. 长期服用降压药或免疫抑制剂会影响牙龈健康。
取干净棉签轻压牙龈线,观察是否出血;对照镜子查看牙龈颜色,健康牙龈呈粉红色,若呈现暗红或紫红色需警惕;用舌尖感受牙齿是否有松动迹象。建议每半年用牙线检查齿缝清洁度,若牙线使用后带出血丝或食物残渣过多,说明日常清洁不到位。
龈下刮治是核心治疗手段,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清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结石。对于深度超过5mm的牙周袋,可能需配合激光治疗或显微根面平整术。重度病例要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,骨缺损区域需植入骨粉促进再生,整个过程需要3-6个月系疗。
工具选择: 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配合牙缝刷清洁牙周袋。水牙线不能替代传统牙线,冲牙器压力建议设置在60-90PSI之间。
刷牙方法: 巴氏刷牙法配合45度角龈沟清洁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记住"三个三"原则:每天刷三次、每次三个面、饭后三分钟内。
生活习惯: 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,缺牙及时修复避免邻牙倾斜。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。
Q:治疗会疼痛吗?
A:现采用麻醉技术,过程中仅有轻微酸胀感。术后2-3天可能对冷热敏感,属于正常现象。
Q:能吗?
A:早中期通过系疗可有效控制,但需终身维护。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,定期复查才能维持疗效。
Q:费用大概多少?
A:基础洁治约200-500元,全口龈下刮治在2000-4000元区间,骨再生手术根据材料不同在5000-15000元不等。
后提醒:每年一次洁牙如同汽车保养,不是等"抛锚"才处理。牙齿松动度超过2毫米时,治疗代价将大幅增加。下次看到刷牙出血,别再简单归咎于"上火",这可能是牙齿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