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拔牙,很多人时间想到的就是锤子、凿子、满口的画面,不少人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。但其实,现在的牙科技术早已不是从前那样“简单粗暴”了,“微创拔牙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口腔门诊的常规操作。那么,微创拔牙到底是怎么做的?它和传统拔牙方式有哪些不同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。
微创拔牙,顾名思义,就是指在拔牙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牙齿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的损伤。它不再依赖传统意义上的“敲击和撬动”,而是借助器械,如超声骨刀、微创牙挺等,轻柔地将牙齿与牙周组织分离,从而整体或分块取出,大程度保留周围的健康组织。
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难度较高的牙齿,比如埋伏智齿、多根牙、残根残冠等。因为创伤小,所以术后肿胀、疼痛、出血都明显减轻,期也大大缩短。
和传统方式相比,微创拔牙的优势非常突出。首先,它明显降低了术中的不适感。很多人在微创操作后反馈“比想象中轻松太多”,甚有些人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拔牙。
其次,伤口小、出血少,不容易引发感染,也减少了干槽症的发生概率。此外,因为对牙槽骨的极小,特别适合将来有种植牙需求的人,能为后续修复打下良好基础。
其实大多数人需要拔牙时都可以优先考虑微创方式,特别是拔除复杂智齿、残根、多生牙等情况。对于一些对疼痛特别敏感、心理恐惧强烈,或者身体条件一般、希望快速的患者来说,微创拔牙更是理想选择。
当然具体是否适用,仍需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和影像评估后来判断。比如牙齿位置特别复杂、紧贴神经管的,可能需要更周密的术前规划。
很多人关心微创拔牙到底怎么操作。其实整个过程非常清晰:行局部麻醉,术中;医生在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,利用器械轻柔分离牙齿与牙槽骨;如果是难拔的牙齿,可能会被分割成几小块依次取出;后清理创口,视情况缝合,一般一两针就够了。
整个流程下来通常比传统方式更快,患者配合度也更高。很多人说,“还没反应过来,牙就已经取出来了”。
虽说微创拔牙快,但术后护理依然不能马虎。医生一般会建议咬住纱布半小时左右止血,24小时内不漱口、不刷牙、不吃过热食物,避免吸烟喝酒。可以适当冰敷减轻肿胀,通常两三天后就能逐渐正常饮食。
如果出现明显肿痛或出血不止,一定要及时医生复查。多数人一周左右伤口就基本愈合,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。
微创拔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,它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且普及的牙科治疗方式。它以更小的创伤、更轻的痛苦和更短的时间,重新定义了拔牙这件事。如果你也在为拔牙焦虑,不妨多一下身边开展微创拔牙的正规口腔机构,也许一次轻松的经历,就能改变你对看牙的恐惧。